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蒂莫西·陈:请周总谈谈对综合搜索的愿景,有没有市场份额目标和商业化方面的计划?
周鸿祎:实际上,中国用户在过去这么多年里已经培养出了在浏览器和导航站上使用搜索引擎的习惯,所以360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后,用户反馈和流量增长远远超出我们和行业的预期,应该说是非常好。我们做搜索就像当初做浏览器一样,是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让用户在搜索市场上能有更多选择。对于未来的市场份额,我们目前没有明确的想法,但相信用户对已有的搜索服务实际上是相当不满意,所以只要能持续改善搜索体验,相信我们能成为搜索领域非常重要的参与者。
关于商业化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并不着急,因为搜索的商业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只要我们拿下足够的市场份额,有足够的流量,搜索业务的创收不是个问题。
麦格理分析师邵炯:根据管理层的粗略估计,如今中国市场的搜索请求中,有多大比例来自奇虎起始页和360浏览器右上方的搜索框?
周鸿祎:我们给谷歌贡献的流量占其(中国大陆)总流量的比例差不多超过一半,但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百度的确切数字。但我相信,我们推出搜索服务之后,很快就会有艾瑞之类的第三方公司提供市场报告,我想一个季度以后就能看到我们搜索流量占中国总搜索流量的比例。
如果你这些天到微博上看看,可以看到中国很多网站的站长的反馈,这相当于是一个不完整的抽样调查,而且我们发布搜索刚刚5天,从他们的反馈中可以看出,360搜索带来的访问量占其总流量比例已经很高,这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
邵炯:管理层曾说过,上季度谷歌为奇虎360带来了690万美元收入,如今奇虎已将起始页和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从谷歌改为360通用搜索,这对奇虎与谷歌的合作关系将产生何种影响?
周鸿祎:关于和谷歌的关系,我们一直是很好的合作伙伴,我们在中国也一直给谷歌提供了强大的流量支持,但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中国用户现在很多时候使用谷歌会遇到不可预知的障碍,这使谷歌的体验变得很差,导致用户没有百度之外的选择。这次我们推出自有搜索,我觉得也是为了提升用户的搜索体验,同时用户仍可选择使用谷歌的搜索结果。另外,我们将来创收的时候可能也会与谷歌进行比较深入的合作和探讨。我强调一下,不是说谷歌搜索本身的内容和体验不好,而是说很多时候用谷歌时会出现无法访问或访问不正常。
八六证券研究分析师南希·杨:奇虎360将浏览器和起始页默认搜索引擎改为综合搜索之后,有多少用户手动改成其他搜索引擎?除了通过浏览器和起始页之外,奇虎是否会用其他流量联盟方式推广搜索引擎?这是否会提高流量获取成本?
周鸿祎:由于搜索刚推出几天,现在讨论这些数据还没有多大意义,但用户选择我们的搜索的转换率超出预期,这也正是综合搜索推出五六天之内发展就非常迅猛的原因。我们目前还有很大潜力,因为很多用户还没开始尝试我们的搜索引擎,目前我们先考虑培养360浏览器、安全软件和起始导航页用户使用我们搜索引擎的习惯,这已经是个巨大机会了。
为什么这么多用户会选择360搜索呢,我觉得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第一个是,你可以在各个地方都放上搜搜框,甚至还有人在桌面或聊天窗口中放上搜索框,但用户没有这样的使用习惯,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要么是在浏览器里直接搜,要么在浏览器中打开的导航站里搜,这两种习惯和他们去搜索引擎首页搜的比例基本上是对半的。360握有中国最大的网址站和最大的浏览器,因此360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后,很多用户自然就会使用360搜索。
第二,当用户不用别的搜索引擎而转用360搜索时,这种流量增长至少还说明了一点,至少还说明360的搜索体验已经基本达到了其他国内这几家主流搜索引擎的搜索体验,反过来说,如果搜索体验差距很大,用户肯定还会回到原来的搜索引擎。目前这种很高的转化率,足以证明奇虎是有能力开发跟市场领袖体验差不多的搜索引擎的。我想强调的是,过去大家光注意到奇虎是一家安全公司、浏览器公司,但不要忘了,其实奇虎是一家有搜索基因的公司,这个团队04年就帮助雅虎推出了“一搜”,而一搜在不到六个月时间里就超越了众多竞争对手,差一点就成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这个团队对搜索的理解非常深刻,我们在搜索方面有很多年经验。
Cowen & Co.分析师凯文·科普曼:关于360浏览器的用户数,根据艾瑞的数字,该季度环比持平,那贵公司内部数据呢?周鸿祎:我们内部数据显示仍在强劲增长,但艾瑞最近在调整浏览器方面的统计方法,因此出现一些波动也是正常的,而且我们马上就会推出浏览器新版本,届时会带来更强劲的增长。
巴克莱资本分析师阿丽西亚·叶:请问奇虎的搜索引擎算法与主流竞争对手有何区别?除了浏览器和起始页导入流量之外,奇虎有什么可以脱颖而出的优势呢?技术上有没有区分点?
周鸿祎:搜索是个非常成熟的市场,已经发展了十几年,这么多年下来搜索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我们的技术目前来看与同行相比基本上是一样的,如此搜索体验才能比较接近。尽管也有一些美国公司曾经试图用新技术来挑战谷歌,但结果证明,要做搜索都得有这样一个基础,即要给用户提供基本搜索体验,在此基础上才能有各种各样的创新。因为我没有中国最大的浏览器和导航站,因此下一步可以把原来做的个性化工作与搜索结合,未来还有很大空间。